<noframes id="97p9r">
    <noframes id="97p9r"><form id="97p9r"></form>

    <em id="97p9r"></em>

      <form id="97p9r"></form>
      <address id="97p9r"></address>

        <noframes id="97p9r"><address id="97p9r"><th id="97p9r"></th></address>

          榆林市宇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官網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榆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度” 拉動城市跨越發展

          日期:2018-12-26 14:05
          001年,最讓榆林人記憶深刻的事情之一莫過于“火車開進了榆林城”,當年4月,翹首期盼的火車終于開進了榆林城,榆林從此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足以對比的是,2017年全年,榆林火車站已完成旅客發送2333040人次。截止2017年10月,全市干支線鐵路營業里程995公里,其中干線鐵路6條,總里程894公里。

          從1998年至今,榆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已整整20年了。昔日貧瘠落后的榆林,伴著能源化工基地大發展的腳步,日新月異,華麗蛻變,成長為陜西經濟增長重要一極和中國能源大市,正在向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陜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和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三大目標”邁進。在此過程中,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不但憑借著“榆林速度”完成了自我蛻變,更成為助力整個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引擎。

          構建公路交通坦途:鋪就榆林發展快車道

          要想富,先修路。20年來,榆林人攻堅克難,從零起步,堅持公路建設和生態建設同步進行,先后建成榆靖、陜蒙、吳定、榆神府、榆綏、榆佳等多條高速公路。

          1999年12月,我國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開工建設。路線主要沿長城布設,大部分路段穿越毛烏素沙漠,2003年8月正式建成通車。榆靖高速公路是建設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及生態農業示范區的重大建設項目之一,是榆林連接省會西安及南下西進的重要通道。這條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穿越毛烏素沙漠,也是我國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為了將其建設成沙漠中的綠色通道,建設者們剛開工時就將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與山川秀美工程結合起來。如今驅車行駛在這條路上,公路綿延不絕地向前方伸展,兩側人工栽植的寬幅防風固沙林生機勃勃,沙柳、檸條等灌木演繹出撩人的綠色,不經提醒,你很難意識到自己正在穿越大漠深處。

          除了高速公路,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撐。“大路通到家門口,世世代代期盼的夢想成真了。”清澗縣解家溝鎮呼家山村村民白生保說,以前坐車去縣城都要步走三四里路才能到大路上等車,夏天曬冬天凍,出行非常不方便。2017年10月,一條水泥路從縣鄉道路連通到了村里,村民們告別了需要步行幾里到路口乘車的窘境。

          多年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把公路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堅持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多措并舉,綜合發展,積極作為,公路建設全面開花。如今,榆林市境內總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讓榆林和全省、全國一樣,走上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總里程超過1300公里的干線公路,為全市各縣市區的均衡發展輸送著“養料”;全市村村通公路,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

          國華錦界煤電一體化項目

          駛上高速軌道:拉動榆林跨越發展新引擎

          隨著榆林能源開發和經濟發展步伐加快,榆林鐵路建設也快速發展。橫穿東西的鐵路貫通,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京包鐵路相連,南與延安鐵路相連,東西線(太中銀鐵路)向東到山西省的太原,向西到銀川與京藏鐵路相通,貨運列車的開通加快了榆林與外界的物流步伐。經濟因鐵路而快速發展,榆林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客運列車開通,在方便了榆林人民出行的同時也緩解了交通壓力。

          近年來,榆林火車站飛速發展,不僅增開了多趟列車,列車運行速度也不斷提高,坐火車出行經濟方便,已成為不少市民的首選。市民張煜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外出打工,以前從榆林坐火車很多地方都不能直達,中途轉車比較麻煩。近幾年,榆林坐火車向北可達烏海、包頭、呼和浩特、北京、海拉爾,西南可達重慶、成都、昆明,向東可達上海、杭州、蘇州、福州等地,再也不用為轉車發愁。

          神朔鐵路萬噸運煤列車

          2017年全年,榆林火車站已完成旅客發送2333040人次。截止2017年10月,全市干支線鐵路營業里程995公里,其中干線鐵路6條,總里程894公里;支線鐵路3條,總里程101公里。在建及規劃鐵路5條,總里程360公里。2016年完成鐵路貨運量21291.4萬噸,貨運周轉量409.44億噸公里,客運量508.2萬人次,客運周轉量46.48億人公里。

          陜西第二大航空港為榆林插上騰飛的翅膀

          航空業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宣傳的有效途徑。航空運輸是榆林較早的運輸方式,但是過去一直發展緩慢。榆林西沙機場飛機老舊、航線單一,開始只有一周飛往西安的一次航班。然而,截至2017年,榆陽機場已有12家航空公司運營19條國內航線,26個通航點。2017年榆陽機場旅客吞吐量超170萬人次,成為讓世界了解榆林、讓榆林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窗口,插上了城市發展騰飛的翅膀。

          隨著能化基地建設的發展,原有的西沙機場已經不能滿足需要,2005年12月開工建設的榆林新機場命名為“榆林榆陽機場”,位于榆林市區西北方向,擁有5個登機口、3個廊橋,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35萬人次,年貨郵運量為900噸。2008年4月10日,歷經兩年多時間建設的榆林榆陽機場正式啟用,并迎來了第一次航班。

          2010年,“西榆快線”正式開通,成為西北第一、全國第四高密度的省地間航空快線。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萬人次,成為陜甘寧青四省區首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萬的支線機場。2014年,榆陽機場先后成功引進國航、華夏兩家航空公司,促成東航在榆投放第二架過夜運力,實現了國內四大航空公司在榆同時運營,成為西北首個擁有兩架過夜運力的支線機場。同時,榆陽機場的航班運力結構、航線網絡布局和運營質量也在逐年提升。榆林榆陽機場,已是陜西省第二大航空港。

          “高峽出平湖”:水利工程干旱說不

          干旱缺水是困擾榆林發展尤其是能化基地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榆林地表水供水工程設施主要有蓄水工程、飲水工程、提水工程等。截至2015年底,榆林市累計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9座,其中大型水庫一座,為王圪堵水庫。

          王圪堵水庫的建成讓“高峽出平湖”在榆林變成了現實,它并不是簡單的一座水庫,而是一座以工業供水為主,兼顧防洪、攔沙、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是榆林市乃至陜北水利建設史上等別最高、規模最大、調蓄能力最強、綜合效益最好的一個水利工程,水庫除了向榆橫工業區提供工業用水外,還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極為顯著。

          此外,榆林市結合自身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亮點紛呈。推行了玻璃鋼高位水池在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中的運用,有效地縮短了蓄水池施工工期,減少了農民后期維護負擔;推行了反滲透技術在戶用型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運用,部分縣市區在反滲透技術試點成功后,在水質存在問題的精準扶貧戶中推廣了戶用凈水設備,避免了飲用超標水而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發生,減少貧困戶醫藥費用支出;推動了新能源在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中的運用,推廣安裝風光互補發電取水設備,減輕了群眾經濟負擔。

          榆煤集團青云煤電供暖一體化項目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幸福生活就在身邊

          “電網改造后,我加工飼料再也不用發愁了!”米脂縣桃鎮小寺則村貧困戶劉寶林說。他之前養了一頭牛,買回了電鍘刀,由于電網陳舊,鍘刀帶不起來,只能人工處理飼料。種了3畝菜園子也因電力不足抽不上水,只能靠人力澆地,收成一般。自從電網升級改造后,各種農用機械都能放心使用,劉寶林說:“經濟發展離不開電,現在電改好了,我們就能鉚足勁頭奔小康了。”

          近年來,榆林市大力發展煤電一體化,優先發展城市熱電聯產,鼓勵發展煤矸石等低熱值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發電,積極推動企業采用循環流化床、高效節水等先進適用技術和空冷脫硫脫硝除塵等節能減排工藝,新建常規電廠單機容量均在30萬千瓦以上,電源建設結構調整和先進技術應用力度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2245萬千瓦,其中火電(含熱電等)1573萬千瓦、風電278萬千瓦、光伏發電392萬千瓦、水電1.825萬千瓦。

          2017年8月14日,首個“榆電外送”特高壓工程、世界上迄今為止輸電距離最長的特高壓交流工程——榆(林)橫(山)至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標志著陜西電網進入特高壓新時代。據測算,該工程每年可向中東部地區送出近400億千瓦時電力,實現煤轉化超過1100萬噸,相當于載重40噸的卡車拉28萬趟。

          榆陽區麻黃梁風電基地

          2017年,榆林全市全社會用電量281.1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3.8%,增速較上年提高9.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29.96億千瓦時,增長15.3%,較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這些電,變成了硅鐵、電石、鋁鎂合金等各類化工產品,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或是漂洋出海。同時,一系列有益于電力改革的諸多舉措在榆林不斷推進,為企業帶去實惠,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

          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通過不斷優化農村電網結構,有效解決農村電網的低電壓、線路卡脖子、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榆林市發改委會同市供電局、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編制了《榆林市“十三五”期間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方案》《榆林市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全力爭取中央投資支持,啟動了全市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該工程涉及5縣、109個貧困自然村,配套通電工程93項,投資3088.67萬元,讓農民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20年來,榆林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群眾生活的便利程度不斷上升,幸福感也隨之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讓榆林的發展跑出了“加速度”,一個更好的榆林正在大踏步走來……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新疆
          下一篇:"水十條"出臺:2020年7大重點流域水質改善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_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久久网视频中文字幕综合_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